一块小屏幕激活县域产业新引擎
日期:2025-08-12 05:57 / 人气: / 作者:小编
2024年,全市在重点监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共有活跃网络零售网店2160多家,电商从业人员2.36万人,累计实现网络零售66.8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38%。今年1-6月,延续强劲增势,进出口达23.6亿元,同比增长59.51%。前不久,浙江省商务厅公布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验收结果,我市成功通过验收。
跃动的数据,是产业蓬勃上升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我市紧跟国际贸易新趋势,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聚焦壮大外贸新动能“第一引擎”,打出平台建设、主体引育、政策服务的“组合拳”,推动电商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交出了一份电商助农富农的亮眼答卷。
“跨境电商模式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通过直接对接终端客户,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压价问题,同时工厂能够自主把控选品和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与稳定性。”8月7日,谈及近期销售情况,能福公司外贸单证员陈心悦信心满满。她表示,下半年将陆续出货,进行产品上新,预计将带动更多销售增长。
浙江能福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自2017年进军跨境电商领域,目前运营着两家亚马逊店铺,将全竹伞、玻纤伞、摇椅等特色产品直接卖到了海外消费者手中。
像能福这样,尝到跨境电商甜头的龙泉企业正越来越多。目前,全市已有2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活跃在亚马逊、易贝、速卖通等国际平台上,将龙泉的宝剑、青瓷、竹木精工制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全球市场。
这股热潮也吸引着新玩家入场。在浙江亿奇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金卫正为新申请的亚马逊店铺忙得不可开交。“这几天,我们刚刚在亚马逊上申请了一个店铺,正在筹备跨境电商业务。以前跨境生意的命脉攥在别人手里,渠道说断就断。现在我们自己开店铺、做运营,就是把销售渠道的主动权牢牢抓回自己手上!” 他告诉记者,这种销售模式的转变,将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跨境产品销售自主性,今年产值预计至少增长20%。
打造龙泉外贸创新发展高地,关键在于两大引擎:共富新创平台与新创跨境电商产业园。
近年来,我市把电商产业作为培育壮大开放型经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领、平台支撑、人才赋能等举措,推动各类电商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同时,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禀赋,引导市场主体错位发展、联动竞进。
其中,共富新创平台聚焦“青创”“共富”两大主线,Pg电子官网是集文化产品展示展销、文化艺术交流交融、创意产业孵化培育为一体的电商创业平台。
“我们每月邀请近20位头部达人推广宣传,销售产品多达4000余款,包括青瓷、宝剑、灵芝、黑木耳、竹木制品等龙泉特色好物。”平台主理人郭学谦告诉记者,这两年,平台不断升级服务,已吸引80多位青瓷工艺师和青创人才签约合作,30家企业入驻,其中4家为常驻销售团队。这些带动力强、契合度高的直播团队为平台持续注入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平台销售额已超1500万元。
跨境电商产业与人才集聚区,是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载体。在共富新创平台的实践基础上,龙泉新创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始建设,并于2024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迅速形成磁吸效应。截至目前,入驻率已达90%,仅上半年就实现出口额超860万元,有力推动了跨境电商企业集群化发展,让龙泉电商产业生态迈向更高能级。
8月6日下午,青创四期内的云边文创工作室一派繁忙景象。工作室负责人汪岳廷的直播团队正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向直播间网友讲述龙泉青瓷的文化内涵、设计灵感并进行直播销售。
“正因为很喜欢龙泉青瓷的天然青翠如玉,所以来到龙泉。”作为龙泉青瓷的“发烧友”,汪岳廷和妻子于2023年7月来到龙泉创业,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推广龙泉青瓷文化并带货销售。随着业务发展,团队于今年6月入驻青创四期空间,并与10位年轻青瓷工匠达成长期合作。今年上半年,电商直播的销售额已超50万元。
在积极招引外来青年创业团队同时,我市也大力培育和鼓励本地青年投身电商创业。“00后”青年王杰便是本地传统电商行业的青年初创代表。去年5月,他创立随机数设计工作室并入驻青创三期空间,主要在淘宝、闲鱼、拼多多等平台销售产品,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超60万元。
“动漫刀剑产业主要针对年轻人群体,也是自带流量的一个产业。”王杰说,他们正尝试将工作室的技术基础与龙泉青瓷文化相结合,助力青瓷产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传承。
在龙泉,除了年轻创业团队,村级共富工坊直播间和农村电商也遍地开花。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通过搭建“政府赋能、企业生产、主播带货、群众受益”的共享直播空间,全域推进“一镇一品”共富工坊建设,让土特产搭乘电商快车走向广阔市场。
在“三色住龙”共富工坊直播间,主理人邹俊红设立了便捷的“大家带”专区,村民只需一个电话预约,拎着产品就能上播。“我自己也经营土特产店,经常上播卖货。”邹俊红说,产品销售好、带货力强,就能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共享“村播经济”红利。去年,该直播间仅支付农民原材料的费用就达60多万元,极大助力了电商产品销售。
直播间的流量如奔涌的“活水”,让农货顺着屏幕流向千家万户。各乡镇(街道)也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农村电商,打造农村直播示范点、公共直播间,培育网红达人,力求农产品价值最大化。
7月8日,八都电商园,本地主播“小红妹”正与温州机场驻野窖村帮扶联络员冯烈森搭档出镜,向网友热情推介当地优质农产品。订单纷至沓来,村民们随即根据订单需求前往田间地头采摘新鲜果蔬。截至目前,八都镇已打造10个室内电商工作室、6个室外直播场景和1个公用洽谈室,入驻电商创业团队17个,年均销量达700余万元。
我市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加速乡村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配送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直播+企业”“直播+品牌”“直播+仓储”等新型直播业态,为电商蓬勃发展营造更优生态,让更多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
电商产业“商流”涌动,离不开政策护航。近年来,我市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共享与部门统筹联动优势,持续做大做优“电商+产业”模式。
去年,《龙泉市关于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剑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等一揽子政策相继出台,专门针对直播电商、跨境电商制定了优惠条款。截至目前,政策已累计扶持企业200余家,兑现资金3500余万元。电子商务与工业、农业、外贸等各领域融合不断加深,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新引擎。
顺应全球贸易数字化趋势,我市不断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加强与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TikTok等平台合作,大力培育本土跨境直播人才和供应链服务商,努力让“龙泉制造”借数字化浪潮直通全球消费终端。
“以前做电商像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指导,每一步都有数据支撑,少走了太多弯路。”龙泉市山居山物网点负责人刘亚勇的感慨,道出了龙泉24家参与“电商陪跑计划”企业的共同心声。
在龙泉,传统企业拥抱电商常遇人才短缺、运营粗放等瓶颈。如今,这一局面正因“电商陪跑计划”的实施而加速改变。这一转变源于浙江省委统战部牵线下龙泉与杭州两地统战部门的深度合作。今年,阿里巴巴“乘风同心荟”与“剑瓷龙泉同心荟”结对共建,涵盖电商、文旅、人才等多领域的合作。
主营菌菇类农特产品的刘亚勇,过去因缺乏专业运营知识,店铺评分长期徘徊在4.8分,流量增长缓慢。在阿里专家驻点陪跑后,团队针对性优化了其详情页视觉设计、物流服务流程,并帮助接入“支付宝助农”等免费平台资源。短短三个月,店铺动态评分全面提升至4.9分,层级跃升带动自然流量增长30%。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我市深入实施县域电商赋能提质工程,加强电商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建设,通过“送课上门”、“基地实训”等形式,打通培训助农“最后一公里”。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40余场、受益超2000人次,带动更多企业、群众共享电商经济发展红利。
针对外贸企业反映的物流成本高、时效不稳等难题,龙泉市邮政分公司创新推出“分层服务机制”,实行“一企一策”动态管理,为大型企业定制“旺季专属通道”,整柜运输成本直降10%;为中小客户推出“拼箱优享计划”,将到港时效提升至95%。截至目前,已帮助27家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超100万元,发货时效提升80%,带动其国际业务量同比增长35%。
龙泉以“人产城”融合为引擎,让千年匠艺在数字浪潮中淬炼新生。电商经济正深刻重塑龙泉这座浙西南山城的产业基因,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相关内容 Related
- 嘉实农业产业股票C08-12
- 一块小屏幕激活县域产业新引擎08-12
- 许敏云南直播带货首遇低谷人气不足一万看带货的产品明白原因08-12
- “618”大促逐渐拉开帷幕 头部平台纷纷加码补贴投入力度08-11
- 2025:农民伯伯的“带货”春天!土地和手机碰撞出致富新火花!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