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原到云端自大漠至心田:乌吉传媒的电商直播之路
日期:2025-07-16 01:41 / 人气: / 作者:小编
当手机屏幕成为连接草原与世界的窗口,乌吉传媒工作室的成员们正以直播为笔,在数字时代书写着家乡的崭新篇章。他们用蒙汉双语传递驼乡风情,让乌兰湖羊蝎子火锅的香气飘过戈壁,让牧民手中的奶食品成为全国网友购物车中的“草原味道”——这是属于阿拉善的“云端牧歌”,更是新时代青年扎根故土、创新突围的生动注脚。
在“青耘北疆善为青春”电商直播节暨阿拉善盟农推官选拔大赛中,工作室带头人乌吉木吉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超燃的直播表现,一路过关斩将,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直播大赛一等奖。团队中的成员们也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现场表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篇章。其中,乌吉木吉,塔拉,海棠,苏和获得全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苏和获得直播带货大赛二等奖,马璐获得直播带货大赛三等奖;乌吉木吉,马璐,塔拉,苏和,乌日嘎,苏和巴图获得了“阿拉善盟农推官”荣誉称号。
乌吉木吉的故事,是这场直播浪潮中最亮眼的注脚。2014年从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她曾在三尺讲台前育人,却在心中埋下创业的种子。辞去公职、辗转海南广东做食品贸易、深耕外贸领域八年,当她带着渠道建设、品牌运营的“满袋经验”重返内蒙古,心中念兹在兹的始终是故乡阿拉善的风沙与驼铃。回到内蒙古后,她首先在呼和浩特进行投资经商,尝试将在外积累的商业理念与内蒙古的本土资源相结合,探索助力家乡发展的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她进一步熟悉了内蒙古的市场环境,也更加坚定了要为家乡特产打开销路、为地域文化发声的信念。
2023年,她在阿拉善右旗成立鸿沙文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抖音直播为起点,将商业智慧与乡土情怀熔铸为“破局之力”。然而,为了更集中地整合资源、打造统一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阿拉善”区域品牌商标,让家乡特产以更鲜明的整体形象走向市场,乌吉木吉在成立鸿沙文化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仅一年后,毅然决定注销该公司,辗转来到阿拉善左旗,于2024年8月创办了乌吉传媒工作室。凭借着清晰的规划和强大的执行力,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她带领团队搭建起6个直播间、组建20余人的蒙汉双语主播队伍,让乌兰湖羊蝎子火锅、草原奶豆腐等十余种特产走进全国视野,为阿拉善特产的推广和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作为最早提倡在阿拉善创办主播团队工作室的先行者,乌吉木吉年轻有为,始终怀揣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她一心带领青年、凝聚青年力量,希望通过集体的努力改变家乡的发展面貌。“我们要打开阿拉善的电子商务大门,让每一块奇石、每一份肉食都成为家乡的‘文化名片’。”她的话语里,藏着让草原特产“从牧场到餐桌”的雄心。
海棠是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德日图嘎查的牧民,在乌吉木吉的号召下,她也成为了直播博主。她不仅销售团队选品,更将自家及邻居的畜牧搬上直播间。“消费者下单后,我们提供分割、装箱、邮寄一站式服务,山羊肉每斤40元、绵羊肉每斤35元的售价,比卖活羊收益高出近一倍。”手机直播销售让阿拉善本地羊肉走进二连浩特、鄂尔多斯、呼和浩特等地,更让“阿拉善羊肉”成为口碑标签。
主播娜仁出生在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阿拉腾塔拉嘎查,2007年大学毕业后在阿拉善盟环境监测站工作,去年4月辞职,9月开始通过直播销售商品,现有1500多名粉丝。她说“我自己是牧民子女,从小有过放牧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童年的游牧生活更加怀念,更加关注牧民的生活、经济的来源、畜群的发展等,还看到牧民的羊肉、牛肉、驼肉的价格越来越低,原因之一是他们的销售规模只在当地市场上,当前迫切需要开拓外部市场。虽然无法回到原来的游牧生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探索新兴行业,想用新的方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她用直播打开外部渠道,以新方式为家乡拓路。
马璐,这位来自阿拉善右旗的牧民党员,大学毕业后便扎根家乡,经营一家烤肉火锅店开启创业征程。她经营的烤肉火锅店,先后为20余位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让草原的烟火气化作了民生暖意。2024年4月25日,她在抖音注册“露露爱做饭6”账号,以镜头为笔,分享家乡美食与文化。从手把肉的烹制秘诀到蒙古族传统奶食的制作工艺,累计收获超2000万次播放,单条最高播放量达200万次,全网粉丝突破10万。2024年底加入乌吉团队后,她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带货动力,结合线下烤肉店,把自家牧区的羊肉和阿拉善特产推向全国市场。她用美食链接起牧民与市场,让创业火光映亮家乡发展之路。
“让牧区的炊烟被世界看见,让回乡的青春不被辜负。”作为90后基层工作者,党龄13年的塔拉,从2016年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起,便把目光投向闭塞的农牧区——优质牛羊肉困于草原,年轻人纷纷离乡,让他决心以互联网为桥,打通牧产品销路与文化传播的通道。2024年10月起,他用镜头记录真实的游牧生活,通过直播将阿拉善的苁蓉、奶制品等特产送往北京、呼和浩特等地,累计销量突破上万单。他以“青耘北疆”优秀学员、“阿拉善盟农推官”“全盟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重荣誉称号,成为牧区青年的标杆。“基层青年的使命,就是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火花。”塔拉用互联网思维搭建的“云端牧桥”,正让游牧文化焕发新生机,吸引着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在草原振兴的画卷中书写青春答卷。
在乌吉木吉工作室里,汇聚了众多优秀的青年主播,每个人都是一颗独特的星,用各自的故事照亮家乡发展之路。海棠、娜仁、马璐、塔拉等便是这众多成员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他们之外,还有许多同样出色的青年主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这支由牧民、商人、自由职业者组成的年轻主播团队,已将阿拉善特产销往新疆、青海、蒙古国等地,部分产品更在锡林郭勒、鄂尔多斯等地发展了代理商。蒙汉双语直播如同一座桥梁,让草原文化与现代商业碰撞出火花。尽管面临加工资质不足、物流渠道有限等挑战,但这群青年始终带着“敢教大漠换新天”的闯劲。正如乌吉木吉所说:“每一次直播都是一次播种,我们要让阿拉善的品牌在云端生根,让更多人听见草原的心跳。”当夕阳为阿拉善的沙丘镀上金边,直播间的灯光正次第亮起。这里有牧民粗糙的手掌捧着新鲜奶酪的质朴,有主播用蒙语唱出的牧歌悠扬,更有千万次点击背后,乡村振兴与数字经济交织的时代回响。这是属于阿拉善的“直播时代”,更是一代青年用热血与智慧,为故土写下的“云端答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